您所在的位置: 中期检查 >> 查看详细
一、项目进展情况及取得成果
项目进展情况:按计划进行
主要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研究内容 完成情况
2019.9-2019.12论证在我国特殊气象场环境下PM2s对于氨气的敏感性已完成
项目研究成果(已取得的成果)
序号 项目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1关于我国特殊气象场环境下PM2.5对氨气的敏感性调研报告报告书
 
二、项目中期报告
 

继初步明确目前我国氨排放的主要形式与来源分布后,我们将论证在我国特殊气象场环境下PM2.5对于氨气的敏感性。这是因为在不同气象场和地面环境作用下,PM2.5的形成方式和形成速度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只有明晰各地污染物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因地制宜,采取适当措施,才能使控氨工作有效进行。

我们将此项研究内容分成了四个部分进行调查分析。第一部分是对大气颗粒物中的PM2.5基本组成和来源进行探究,发现PM2.5由直接排入空气中的一次粒子和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粒子共同组成,以二次无机水溶性离子(SNANH4+NO3-SO42-为主,主要研究与氨有关的硝酸盐、铵盐等二次粒子的形成机制。

 

第二部分我们分别阐述了NH4+SNAPM2.5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其中,NH3倾向于与H2SO4气体发生反应,通常在富氨的大气环境中硝酸铵才会大量生成。而SNA主要通过气粒两相的转化的方式形成,在PM2.5中主要以硫酸铵和硝酸铵的形式存在,具有很强的光散射效应,极易产生灰霾天气,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在了解与氨有关的PM2.5形成粒子及其转化机制后,第三部分我们继续分析了氨在不同气象环境下对PM2.5形成过程的影响,将讨论点立足于三个过程,分别是氨气的产生、二次粒子的转化、PM2.5的形成,并从湿度、温度、风速三方面气象要素中逐一探讨,得出结论,即湿度、温度的增加对三个过程均有促进作用,利于氨气产生,加快氨气向二次粒子的转化,造成离子的逐渐堆积,加深空气污染;风速的增大同样在前两个过程起着促进作用,但在二次粒子向污染物的转化过程中,风速加大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因为当处于强风天气时,大气中的悬浮粒子会被吹散,霾不易产生。

最后一部分,我们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地区和城市群,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其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发现,长江三角洲、京津冀以及西北地区污染严重,东南沿海地区污染较轻。究其原因,不仅与农业发展与经济繁荣状况密切相关,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与气象场特征分布也密不可分,这也恰好佐证了上述的理论分析。

通过对此次内容的调查研究,我们明确了氨在不同气象场环境下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这将对处于不同环境场下不同地区的控氨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附项目报告书一份.

 
三、经费使用明细情况
项目获批总经费(元) 已使用项目研究经费(元) 已报销金额(元) 未报销金额(元)
10000 6000 5995.12 4.88
项目经费开支情况
名目 用途 金额(元) 备注
论文版面费
专利申请费
调研、差旅费 外出调查实地污染排放情况 3739.5
打印、复印费 打印调查问卷等 213.3
资料费 购买一些特定的书刊 738.74
试剂等耗材费 部分消耗产品 404.58
元器件、软硬件测试、小型硬件购置费
其它
 
四、项目后期具体工作计划
 

目前创新训练项目已经进行了一半,在第一季度中我们对中国目前氨气排放的空间、时间规律进行了实地走访和探讨,深入实地了解目前农业生产中污染气体的排放,也发现目前关于大气中氨排放来源结构和管理的困局。第二季度中,我们多方查阅资料,探求氨气从地面排放后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成为空气细颗粒污染物PM2.5的成份,并且因为各个地区实地的气象场环境不同,所对氨气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也不同,可能相同当量的氨气排放在不同的气象场环境中对PM2.5最终的影响都是不尽相同的。

之后第三季度我们会继续按照之前的计划,开始探讨在中国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政策下所能为氨气减排带来的影响。我们会积极了解目前关于农业产业化控制氨气排放的政策,以及工艺升级、深层耕施等方式为氨气减排带来的正面影响。
 
五、指导教师意见
 

项目实施顺利,团队中成员分工落实到位,定期以个人汇报等形式进行交流和探讨。研究进展方面,在上个季度关于中国目前氨气排放的调研总结的基础上,第二季度开始了对中国PM2.5成份、时空分布情况等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现状和特征的探查学习,并且定期进行总结。创新训练项目完成度达到预期,按照项目申报时的预期完成了季度报告,内容充实。项目内资金分配使用合理。

指导教师签字:廖宏

                                                 2019     12    23 

 
附件:查看附件
 
主办单位: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技术支持:南京先极科技有限公司